台灣浩鼎以GRI 準則所列各考量面為蒐集永續議題基礎,依循GRI Standards 2021 重大性鑑別四階段流程,以「相關方關注度」及「衝擊程度」過半者,做為評價主題重大性的指標。本公司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利害關係人關注公司的議題及各議題對其造成的衝擊程度;另一方面,由高階主管評估各議題對公司的衝擊及影響,以了解各議題對外部經濟、環境、人群的實際與潛在衝擊重大程度。2024年經由此一流程,彙整30個永續議題,透過內部會議及與各利害關係人對應之部門審核,整理、分析,鑑別出重大主題。未來本公司仍將秉此原則,持續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並逐年檢視重大主題,以確認永續報告書如實反映各重大主題對利害關係人及公司的衝擊程度及範圍。
重大主題分析
考量利害關係人對「議題關注度」與營運「衝擊顯著度」交叉分析後,台灣浩鼎 2024 年共鑑別出 12 項重大主題: 創新研發、利害關係人溝通、人才招募與留任、公司治理、財務績效、風險管理、勞資關係、職業安全衛生、職涯發展與教育訓練、員工福利薪資、道德倫理行為準則及資訊安全。針對這些重大主題,本公司蒐集 2024年符合利害關係人關注之重要資訊與績效,充分揭露於本報告書,並將持續加強管理。
重大主題邊界
台灣浩鼎從價值鏈切入,分析各重大主題衝擊範圍,一方面了解重大主題與價值鏈相互影響的程度;另一方面,藉此檢視仍需加強的環節,期望未來價值鏈分析能進一步擴展至全面,以提升公司價值,降低風險與負面影響。
台灣浩鼎目前各產品皆處於研發階段,尚未上市,故由生技新藥研發產業結構來檢視本公司價值鏈:台灣浩鼎公司主要營運業務為新藥研發,上游為藥物組成確定,下游則是藥品臨床試驗。本公司將價值鏈衝擊對象歸納為六類:上游衝擊對象為供應商、研發夥伴、政府,公司營運衝擊對象為台灣浩鼎、投資人、浩鼎員工,下游衝擊對象為委託機構。